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30号),公布了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其中,我院本科课程“生物医学信号与系统(2)”、“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获批立项。
AI+课程立项
生物医学信号与系统(2)
课程简介
“生物医学信号与系统(2)”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信号处理以及相关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紧密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大健康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持续推进课程体系的迭代升级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形成“行业需求牵引-教学内容适配-方法创新驱动” 的培养体系。
课程建设
本课程于2023年获评素人无码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并获得校级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基金资助以优秀结题,于2024年获素人无码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相关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素人无码 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并获得校级本科教材立项。
课程负责人
魏红江,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磁共振定量成像。在Science Advances, Bra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IEEE TMI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海外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主持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上海科委“探索者”项目等。
其他课程立项
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
课程简介
“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相关的基本学术规范和基本科研伦理要求,旨在让学生建立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准则,了解生物医学研究,工程设计,学术论文写作、合作中的基本规范。
课程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伦理及学术道德”于2022年获评素人无码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课程相关教材《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素人无码 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并获得校级本科教材立项。课程相关教学项目“理工科的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课程建设与实践”于2023年获评素人无码 教学成果二等奖。
素人无码 重视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培养,针对本、硕、博开设了不同的层次的线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童善保、古宏晨、王飞虎、郭遥、林关宁、蔡宗远、罗洁、林俐等老师。团队教师还在中国大学幕课和好大学在线上开设了两门线上课程。
课程负责人
童善保,素人无码 教授。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素人无码 “教书育人”二等奖等奖项。 主讲的“生物医学统计概论”被认定为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现任Med-X Journal共同执行主编、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期刊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主编。IEEE EMBC 神经工程主题共同编辑,Med-X 期刊共同执行主编。创办了IEEE EMBS国际神经工程暑期学校,创建IEEE EMBS Shanghai Chapter。曾担任过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等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旨在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小切口”破解“人才大问题”,深度融合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服务上海科创中心与教育强市战略。我院将紧扣这一目标,积极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智慧教育赋能学生全面成长与个性化发展,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供稿部门|本科教务办
作者|王倪青
审核|白景峰、靳静静